第(2/3)页 “不错,好久没喝这杏花酿了,今日一醉方休。” ... ... ... 日升月落,眨眼就过去三天时间。 三天之后,夕阳西落,泽西县的东城墙上,姜玄三人也早早地坐到了石桌前。 而在他们身边不远处,泽西县的知县则带着县尉以及一干修士站了良久,脸上露出了一副想过来,却又不敢过来的纠结表情。 不过随着天色彻底昏暗,申虚子掏出了一朵彼岸花以后,他最终还是没有安耐住心中忧愁,踱步走到了三人身边: “姜道长,申道长,曲坊主,三位可是要将墙女从城墙中解救出来?” 姜玄三人闻言对视了一眼,随后由申虚子开口道: “确实如此。” “贫道最近几十年一直都在做这事,王知县不会不知道吧?” 王姓知县闻言点了点头,随后忐忑道,“道长所做之事,下官自是知道,不过,不过...” 看到这知县支支吾吾的样子,姜玄没好气地摆了摆手: “有事直说,支支吾吾算怎么回事?” 王志之闻言吐出了一口气,随后还是有些小心翼翼道: “墙女出来了,泽西县的地脉不会出问题吧?还有城墙会垮塌么?她会不会伤人?” 话音落下,见姜玄几人眼中露出了不满之色,他赶忙再次开口: “还请几位道长见谅,下官得为满城百姓考虑。” “万一墙女脱困地龙翻身,或者城墙会垮塌,下官也好早做打算。” 见到王志之说出这番话,姜玄三人眼中不满顿时退了下去,随后申虚子抱拳对着他施了一礼: “还请知县放心,杏儿虽是鬼身,但依旧拥有人心,不会做出什么伤人之事。” “至于地龙翻身更是不会。” “神霄派布阵四府之地以后调理了地气,连地震最多的川府都没有再受地震之扰,更何况是这小小的泽西县?” “不过要是知县不放心,尽可将满城百姓唤出家宅。” 随着申虚子话音落下,姜玄也随之开口道: “杏儿脱困,对我们而言也算得上是一件喜事。” “据我所知,泽西县内有百姓七万户,近三十一万人。” “知县只管把百姓唤出来。” “贫道会派遣道兵赠予每名百姓灵米三斤作为扰民补偿,顺便也想请他们见证杏儿脱困。” “记住,是申杏儿,不是墙女。” 王志之闻言抹了把额头根本不存在的汗水,随后赶忙点了点头: “下官遵道长法旨。” 见王志之领命一声后就想退下,姜玄沉吟了一下后又出声喊住了他。 “将百姓唤出屋子的时候告诉他们,寻常百姓只能领灵米三斤,一境修士可领灵米三十,二境修士可领灵米三百斤,往后十倍递之。” “除此之外,还要告诉他们食用一两灵米可饱腹三天,且常食灵米可强身健体,百病不侵,延年益寿。” 王志之闻言一愣,随后想到了什么,对着姜玄深深施了一礼: “下官,代四喜县百姓谢过道长,代天下百姓谢过道长。” 感受着从王志之身上散发出来的由衷谢意,姜玄笑了笑后摆手道: “下去吧。” “好好干,如今肯为百姓顾命的官可不多了。” 王志之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带着县尉跟修士退下了城墙。 而后不久,县中军营大开营门,营中县兵结队而出。 衙役穿着官府带着自己妻儿老母走出了屋子,而后敲锣打鼓唤起了周边邻居。 修者或悬于半空,或来到要地,指挥起了还有些迷糊的百姓。 看着城中稍显混乱的百姓,姜玄不由点了点头。 虽然乱了点,但短时间内能做到这种程度,已经很了不起了。 想到这里,不由感应了一下阵法,随后单手一摄,将正在赶路的五曜兵们摄到城头上。 “大人。” 看了眼瞬间就反应过来的曜兵们,姜玄起身后来到了城垛前,虚指了一下城中百姓: “去帮王知县稳住城中百姓,别闹出什么乱子。” “此外,等百姓安静下来后将灵米分发下去。” “唯。” 曜兵们领命了一声,随后纵身使用了《分身术》化一为十,朝着城内飞去。 ……… “娘你别骂了,你看,天兵天将都来了。” 泽西县内,有壮汉扶着自己骂骂咧咧的亲娘,随后伸手遥指天上披甲执枪,周身光晕流转,卖相极佳的五曜兵。 “还真有天兵天将?” “官府说要分发灵米也是真的?” “应该是真的,如今官府头上站了个神霄派,量官府也不敢随意颁布虚假政令。” “那行,我就暂且信他一信。” “不过我儿,我听官府说我们普通百姓只能领三斤灵米,修行者领的却是我们十倍、百倍。” “那灵米要是真能延年益寿,那我们不是亏大了?” “娘,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跟修行者比?” “怎么比不了,不是说那什么派要人人习武修道么?” “你小子反正不成了,但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幺娃子成为修行者。” “以后要是有这种好事,我们也吃不了亏。” “这次官府发下来的什么灵米都别吃了,全给幺儿吃。” “可娘,您老身体不好,要……” “可什么可?要什么要?这家我说了不算了?” “算算算,就听您的,但老大跟老二的灵米还是他们的,除非他们主动拿出来,不然娘你不准提这事。” …… 看着五千多在夜空上闪闪发光跟个灯泡似的曜兵,听着百姓们传来的窃窃私语,姜玄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。 “这一次,姜兄倒是激起了百姓习武修道之心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