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崇祯天子(1)-《带着系统穿历史》
第(2/3)页
按理来说,大明朝各种各样的折子,应当是到内阁大学士那里,再由着几位内阁的大学士们商量着,最后把重要的递给皇帝。
在有明一朝,入阁都是文官的终极目标。
内阁大学士的地位,就算不如以前朝代的丞相,但也差之不远。
但是,到了崇祯的手中,崇祯当了十七年的皇帝,却换了十六个首辅。
首辅,简直是今天你坐这个位置,明天我坐这个位置。
第一位:李国,其和魏忠贤有些许联系,在大办阉党的时期,自然当不了多久。
第二位:来宗道,此人年事已高,纠察魏阉逆案以后不久便告老还乡,自然不能算在崇祯头上。
第三位:韩象云同志,坚定的护袁党,然而大家都知道在那段时间和袁崇焕扯上关系,自然没有好下场。。。其是迫于袁斩毛帅的舆论压力不得不下台的。
第四位:李标,在围绕着袁而重新开始党争的崇祯朝,这位中立派被左右夹挤,并不能很好的控制朝局。
第五位:成基命,并无首辅之才,因袁崇焕之事仓促上任,也因钱龙锡之事受周温打击,被迫辞职,此时党争日益激烈,暗流涌动。
第六位:周延儒,被温体仁斗倒。
第七位:温体仁,深受崇祯宠信,十分机敏,然而得罪了曹公公,党同伐异,被崇祯发现。
第八到第十一:张至发,孔贞远,刘宇亮,薛国观,都是温体仁留下的党羽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,心眼儿很多能力不足,温体仁为了能独占朝纲,用的人都是些苦于钻研而胸无实才的人。
第十二到十三:范复粹,张四知,一个请辞崇祯不许,挽留了很久,一个败类。
第十四:温体仁因复社复出,朝政维持一新,然而新到清兵入关未能扭转战局。
第十五到十六:陈演,魏藻德,抓着皇帝不放,还不让皇帝调兵,闯贼来后跟哈巴狗一样的去奉迎,实乃我大明第一辅臣。
而现在,是公元1639年,也就是崇祯十二年。
这一年,大明朝的首辅是薛国观。
薛国观,字家相,又字宾廷,陕西韩城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,授莱州推官。天启四年,擢户部给事中,数有建白。崇祯即位后,薛国观奉命巡视北疆,严查将吏克扣兵饷事。后因先前曾附魏忠贤,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弹劾,罢职归里。崇祯九年(1636),任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,入阁辅政;后升任礼部尚书,加太子太保、户部尚书,进文渊阁;再加少保、吏部尚书,进武英殿。
薛国观虽然当上了文官的至高位置首辅,但是真的没有任何高兴。
现在,整个大明朝,就是一片烂摊子。
西北那边,李自成越闹越大,号称十万兵马。
第(2/3)页